一、養殖戶搶跑市場,豬價數據大揭秘
養殖戶搶跑春節前市場,豬價出現明顯變化。通過對近期豬價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市場動態。
1. 豬價下跌明顯
目前,外三元標豬價格持續下跌,北方多地生豬報價陸續 “破 8 入 7”,豬價重心下移。從相關資料來看,1 月中旬外三元生豬價格下跌,以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區的生豬價格普遍跌幅達到 1.5 元 / 公斤。進入 1 月下旬,距離春節日近,受東北、華北多地散發性病例影響,防控措施進一步增強,區域內養殖戶擔憂情緒加劇,疊加肉價高位徘徊,消費支撐有限,養殖端挺價情緒松動,集團化豬企出欄加速,豬價行情大跌。
2. 供應格局變化
集團豬企出欄維持高位,散戶豬場情緒轉變,供應相對充足。從眾多素材中可以看出,集團化豬企在不同時期的出欄情況對豬價有著重要影響。比如,集團豬企高價豬源出欄難度增加,豬價繼續上漲動力不足。進入 1 月下旬,多地集團化豬企標豬出欄加速,生豬供給呈現放量的行情。同時,養殖集團化對豬價的影響也不可忽視,某些集團在資金鏈緊張等情況下,被動出欄,越賣越小,透支后市。
3. 需求提振有限
屠企開工率依然較低,消費跟進略顯不足。目前樣本屠企開工率偏低,消費跟進相對一般。雖然南北地區氣溫逐步回落,北方地區居民家庭需求跟進有所改善,但由于豬肉供應相對充足,市場替代消費品供應充足,豬肉剛需偏弱,批發市場白條購銷冷清,豬肉需求對于豬價缺乏支撐。
二、春節前豬價數據對比,趨勢一目了然
對比近幾年春節前的豬價數據,我們可以發現一些規律和趨勢。
1. 均價走勢對比
2022 年價格走勢相對平穩,春節前一周豬價雖有所反彈,但幅度較小且持續時間較短,隨后豬價緩緩下行。2023 年的同期價格走勢波動幅度較大,相比 2022 年價格處于較高水平,臘八節后豬價一路下跌,春節前一周備貨積極,豬價反彈幅度達 10.53%。2024 年當前價格水平比 2022 年要略高一些,低于 2023 年。
2. 屠宰量變化
2022 年臘八節過后,Mysteel 屠宰樣本的屠宰量開始持續增加,上漲周期大約 10 天左右,由 153072 頭增加到 216403 頭,最大增幅 41.3%。隨后一周屠宰開工率居高位運行,節前幾天因放假停工宰量下滑。2023 年臘八節當天屠宰量 147229 頭,并在接下來兩周內持續上漲,于春節前兩三天宰量最大達 244655 頭,增幅高達 66.17%。2024 年當前屠宰量近一周已從 152677 頭增量至 167362 頭,增幅 9.6%,按照往年的消費節點,下周屠宰企業開工率會有明顯提升,春節前備貨積極,鋼聯樣本企業屠宰量可能高達 20 - 23 萬,合理增幅區間差不多 30% - 50%,豬價偏強運行。
3. 標肥價差分析
2022 年標肥價差較大且波動幅度較平穩,肥豬價格明顯高于標豬。2023 年受二次育肥集中出欄影響,大豬供大于求,標肥價差轉正。2024 年標肥價差較前期明顯擴大,肥豬價格漲幅大于標豬,節前大豬供不應求,養殖端壓欄意愿也較強,市場供需錯配還有一定的修復時間,豬價有所支撐。
三、養殖戶搶跑市場,豬價趨勢何去何從
市場現狀散戶出欄謹慎,集團大場認賣積極,市場供應量暫時過剩。消費提振情況不佳,市場改善仍停留在期望上。
目前生豬市場呈現散戶出欄謹慎的態勢,部分散戶甚至有少量挺價現象。然而,集團大場認賣比中小散戶更積極,有的大場還自降價格搶跑。這導致市場供應量暫時過剩,算上標肥豬和大肥豬,養殖大小場認賣情緒激增。
從消費端來看,市場消費提振情況不佳。國內消費較差,市場改善仍停留在期望新一輪寒流到來以改善消費的層面上。全國生豬價格均價基本維持在 8 元左右,漲跌頻繁但幅度較小,這使得屠宰企業更加謹慎。屠宰企業收豬積極性一般,雖然買到豬的難度不大,但訂單計劃已提前停止,不排除已做好前期消費的備貨準備。
未來走勢短期內豬價維持橫盤震蕩走勢,漲跌弱勢。春節前仍有上漲反彈的希望,但幅度有限。
短期內豬價預計將維持橫盤震蕩走勢,漲跌弱勢。就如目前的行情,供需調整清晰,市場看漲、看跌、看穩的人都有。未來 1 - 2 天豬價可能會大穩不變但小動作不斷,無論漲跌都是弱勢。這主要取決于這波寒流對消費和腌臘的影響。
春節前豬價仍有上漲反彈的希望,但幅度有限。目前距離春節僅有一段時間,隨著節日氣氛逐步轉強,內需市場需求逐步旺盛,終端豬肉消費需求也將逐步回暖,消費對于豬價的支撐將逐步轉強。然而,春節前生豬以及豬肉供應壓力較大,供應增量或將明顯超過消費增速,因此豬價上漲高度受限。理性來看,春節前豬價或將徘徊在一定水平,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
四、養殖戶搶跑春節前市場對豬價的影響
當下影響豬價跌得較快,但春節前可能會是震蕩行情。
部分養殖戶搶跑春節前市場,使得生豬出欄量增加,這是當下豬價跌得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春節前市場需求也會有所波動,可能會導致豬價呈現震蕩行情。一方面,隨著春節臨近,消費者對豬肉的需求可能會有所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豬價起到支撐作用。另一方面,養殖戶的出欄意愿以及市場供應情況也會影響豬價的走勢。目前來看,養殖戶壓欄惜售和二次育肥情緒總體謹慎,大家都有 “盡快出欄” 的想法,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市場供應,對豬價產生下行壓力。但不排除在春節前市場需求增加的情況下,豬價會出現一波震蕩上漲,不過上漲幅度不要有樂觀預期。
后市壓力規模豬場新生仔豬將在明年春節后的消費淡季出欄上市,2025 年春節后豬價行情或面臨下行壓力。
當前規模豬場新生仔豬已連續 3 個月超過 4100 萬頭,按照 6 個月的育肥周期,這些仔豬將在明年春節后的消費淡季出欄上市。屆時,市場供應可能會大幅增加,而消費需求相對較弱,這將給豬價帶來下行壓力。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未來豬價走勢存在不確定性,但養殖戶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合理安排生產,謹慎增加母豬養殖量,及時淘汰弱仔豬、賣肥豬,不盲目壓欄和二次育肥,以免造成 “豬減肉增” 的局面。同時,隨著生豬產業相關政策的不斷完善和行業疫病防控能力的提升,未來豬周期的波動幅度也將趨緩,生豬行業依然會有利潤空間。但在 2025 年春節后,豬價行情可能會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養殖戶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做好應對措施。
五、豬價影響因素的新變化
1. 供求關系仍是關鍵
生豬存欄量和出欄量依然是決定豬肉供應的關鍵因素。養殖戶搶跑春節前市場,使得生豬出欄量增加,供應相對充足。需求方面,季節、節日等因素對豬肉需求產生影響。春節作為傳統節日,通常會帶動豬肉需求的增加,但當前市場供應相對充足,需求的增長可能難以完全消化供應的增量。
2. 養殖成本不容忽視
飼料價格波動和疫病等因素持續影響著養殖成本。飼料成本在養殖成本中占比較大,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的波動直接關系到養殖成本的高低。如果飼料價格上漲,養殖成本增加,養殖戶可能會通過提高豬價來保證利潤。同時,疫病的發生也會增加養殖成本,如非洲豬瘟等疫病可能導致生豬提前出欄或死亡,不僅影響出欄量,還會增加防疫成本。
3. 宏觀經濟環境與政策因素
宏觀經濟增長和政策扶持對豬價有一定影響。經濟增長帶來居民收入提高,可能增加對豬肉的消費需求,從而推動豬價上漲。政策方面,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如儲備肉的投放和收儲,會調節市場上豬肉的供應量,穩定豬價。例如,當豬價過高時,政府可以投放儲備肉,增加市場供應,抑制豬價上漲;當豬價過低時,政府可以啟動收儲,減少市場供應,促進豬價回升。
4. 二次育肥及豬病的影響
二次育肥提前開啟了豬價上漲的序幕,但也限制了后期豬價的高點。部分養殖戶進行二次育肥,將本該出欄的豬繼續壓欄,待體重更重時再出售,這在短期內減少了市場供應,推動豬價上漲。然而,當這些二次育肥的豬集中出欄時,市場供應將大幅增加,限制后期豬價的高點。豬病的發展形勢對豬價也有潛在影響。如疫病的爆發可能導致生豬存欄量下降,供應減少,推動豬價上漲;反之,如果疫病得到有效控制,生豬存欄量穩定,供應充足,豬價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