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系蒙古族習用藥材。為漆樹科植物南酸棗Choerospondias axillaris(Roxb.)Burtt et Hill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干燥。
【性狀】本品呈橢圓形或近卵形,長2~3cm,直徑1.4~2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稍有光澤,具不規則的皺褶,基部有果梗痕。果肉薄,棕褐色,質硬而脆。核近卵形,黃棕色,頂端有5個(偶有4個或6個)明顯的小孔,每孔內各含種子1枚。氣微,味酸。
【監別】(1)本品粉末棕色。內果皮石細胞呈類圓形、橢圓形、梭形、長方形或不規則形,有的延長呈纖維狀或有分枝,直徑14~72μm,長25~294μm,壁厚,孔溝明顯,胞腔內含淡黃棕色或黃褐色物。內果皮纖維木化,多上下層縱橫交錯排列,壁厚或稍厚,有的胞腔內含黃棕色物。外果皮細胞表面觀呈類多角形,胞腔內含棕色物;斷面觀細胞呈類長方形,徑向延長,外壁及徑向壁角質化增厚。中果皮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和少數方晶,簇晶直徑17~42μm,方晶菱形或不規則形,長10~48μm,直徑7~27μm。
(2)取本品粉末2g,加70%乙醇20ml,加熱回流15分鐘,濾過,濾液蒸干,加乙酸乙酯10ml使溶解,濾過,取濾液1ml,置蒸發皿中,蒸干,加硼酸飽和的丙酮溶液與10%枸櫞酸丙酮溶液各1ml,顯黃綠色,繼續蒸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黃綠色熒光;另取濾液1ml,置試管中,蒸干,加甲醇1ml使溶解,加三氯化鋁試液3~4滴,溶液黃色略加深,點于濾紙上,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黃綠色熒光。
(3)取本品粉末5g,加70%乙醇30ml,加熱回流30分鐘,濾過,濾液蒸至約2ml,加水5ml使溶解,用乙醚振搖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沒食子酸對照品,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酸(7:2:1)為展開劑,展開,展距15cm,取出,晾干,置氨蒸氣中熏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水分 取本品去核粉末,照水分測定法(附錄0832第一法)測定,不得過13.0%。
總灰分 取本品去核粉末,照灰分測定法(附錄2302)測定,不得過6.5%。
【浸出物】取本品去核粉末,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2201)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稀乙醇作溶劑,不得少于28.0%。
【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0512)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水-冰醋酸(1:99:0.3)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70nm;柱溫30℃。理論板數按沒食子酸峰計算應不低于3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沒食子酸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去核粉末(過二號篩)約l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0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70%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去核后按干燥品計算,含沒食子酸(C7H6O5)不得少于0.060%。
【性味】甘、酸,平。歸心、肝經。
【功能】行氣活血,養心安神。
【主治】氣滯血瘀,心神不安。
【用法與用量】馬、牛25~50g;羊、豬3~10g。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