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為爵床科植物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L.)Ness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洗凈,曬干。
【性狀】 本品根呈須狀,淡黃色。莖多分枝,折曲狀,長30~80cm,直徑2~3mm;表面灰綠色,被疏柔毛,有4~6條鈍棱,節稍膨大。葉對生,葉片多皺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寬卵形,長2.5~6cm,寬1.5~3.5cm;暗綠色或灰綠色,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稍下延,全緣;兩面近無毛或下表面中脈上被疏柔毛;葉柄長0.2~2.5cm。有的帶花,花腋生,由數個頭狀花序組成聚傘狀或圓錐狀花序;總苞片對生,葉狀,寬卵形或近圓形,大小不等,長0.6~1cm,其內有數朵二唇形的花。氣微,味淡、微甘。
【鑒別】 (1)本品莖橫切面:表皮由一列近方形的細胞組成,并夾有含鐘乳體的大型細胞,偶見氣孔及腺鱗。皮層較寬廣,有含鐘乳體的大型細胞,棱角處為厚角組織。內皮層凱氏點明顯。維管束外韌型;韌皮部狹小;木質部導管徑向排列,少單個散生。髓部大,薄壁細胞偶見小型柱狀結晶或針晶。
葉的粉末綠褐色。非腺毛較多,由2~6細胞組成,有的中部細胞皺縮,表面有疣狀突起。上下表皮細胞含大型鐘乳體,形似臥蠶。偶見腺毛,腺頭由4個細胞組成,腺柄單細胞。
(2)取本品粗粉1g,加水20ml,冷浸24小時,濾過,取濾液1ml,加0.2%茚三酮乙醇溶液4~5滴,置沸水浴上加熱5~10分鐘,顯紫色。
(3)取〔鑒別〕(2)項下的濾液1ml,加5%α-萘酚乙醇溶液4~5滴,沿試管壁加入硫酸數滴,產生紅色環。
【炮制】 除去雜質,洗凈,切段,曬干。
【性味與歸經】 甘、淡,涼。歸心、肝、腎經。
【功能】 清熱解毒,涼血,祛濕,利水。
【主治】 外感高熱,目赤腫痛,瘡疽熱毒,鼻出血,尿血,尿淋。
【用法與用量】馬、牛120~240g;羊、豬60~120g。
【貯藏】 置干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