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為豆科植物米口袋 Gueldenstaedtia verna(Georgi)A. Bor. 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雜質,曬干。
【性狀】 本品根莖簇生或單一,圓柱形,長1~3cm,直徑0.2~0.7cm。根呈長圓錐形,有的略扭曲,長9~18cm,直徑0.3~0.8cm;表面紅棕色或灰黃色,有縱皺紋、橫向皮孔及細長的側根;質硬,斷面黃白色,邊緣綿毛狀。莖短而細,灰綠色,有茸毛。單數羽狀復葉,叢生,具托葉,葉多皺縮、破碎,完整小葉片展平后呈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0.5~2cm,寬0.2~1cm,灰綠色,有茸毛。蝶形花冠紫色。莢果圓柱形,長1.5~2.5cm,棕色,有茸毛;種子黑色,細小。氣微,味淡、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鑒別】 (1)根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壁栓化并木化。栓內層較窄,有裂隙,并有較多纖維素,纖維直徑10~25μm,壁厚,可見層紋,不木化或微木化,有些纖維彎曲生長,在橫切面可見縱斷部分。中柱占根的大部分。射線較寬。韌皮部有裂隙,散有較多的后壁纖維素。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較大,直徑20~70μm,單個存有或2~3個成束。木纖維成束,壁厚,木化或微木化。薄壁細胞含較多淀粉粒,射線及鄰近形成層的細胞中更多。葉片表面觀:上下表皮細胞均呈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氣孔內陷,不等式,少數不定式,非腺毛甚多,毛由2細胞組成,基部細胞較小,上接一較長的細胞,壁厚,有疣狀突起,長250~1200μm,
直徑15~20μm。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回流提取1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4ml,取濃縮液1ml,加鹽酸4~5滴及鎂粉少許,在水浴上加熱3分鐘,溶液呈紅棕色。
【性味與歸經】 甘、苦,寒。歸心、肝經。
【功能】 清熱解毒。
【主治】 癰腫疔瘡,外耳道癤腫,闌尾炎。
【用法與用量】 馬、牛30~80g。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