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場回顧
白羽雞苗
2023年全國白羽雞苗市場價格整體呈漲至高位后回落震蕩趨勢,全國白羽雞苗年均價2.82元/羽,上半年雞苗均價明顯高于下半年雞苗均價,全年季度均價呈逐季下滑趨勢。
在2023年中,全國雞苗均價最高漲至6.10元/羽,價格推漲至高位的原因:一方面,因2022年12月份至2023年1月份期間,多家種禽企業出現了淘汰老周齡父母代種雞、父母代種雞強制換羽、種蛋轉商品蛋等情況,使得父母代在產存欄出現了減量,種蛋供應量不足,且父母代換羽種雞尚未完全恢復開產,疊加此階段新開產種雞量不大;由此影響至市場雞苗供應量偏緊;另一方面,養殖端前期長達2個多月的持續虧損,主產區內養殖空棚率較高。隨著新冠病毒陰霾消散,養殖端開始恢復正常補欄,種禽企業排苗計劃較快;同時,因毛雞價格頻頻上調,養殖端盈利可觀,補欄積極性得以帶動。綜合多方利好因素支撐,雞苗價格順勢漲至高位。
全國雞苗均價最低點出現在四季度,在國慶假期即將結束時,終端產品爆庫,毛雞價格連續走低,雞苗價格隨之開啟下滑,特別是在進入12月份以后,毛雞價格持續低位運行,給整體市場造成悲觀情緒,多數養殖端虧損較多,補欄積極性受挫;同時,因屠企產品走貨不暢,不少養戶擔心屠宰場提前放假,補欄情緒愈發低迷;甚至出現放養龍頭、合同雞減量或者停放的情況;對雞苗市場造成較大影響,企業排苗計劃不暢,多家企業存在漏排、剩排計劃,雞苗價格跌至低位,且受雞苗走勢低迷影響,不少企業出現抽活珠子操作,甚至個別企業存在毀苗現象;臨近停苗期前,養殖端補欄需求更是低迷,雞苗成交困難,種禽場被迫以一戶一價出售雞苗,全國雞苗均價跌至0.87元/羽收尾。
白羽肉雞
2023年全國白羽肉雞均價4.30元/斤,同比下滑1.83%;2023全國白羽肉雞價格整體呈漲后震蕩回落的走勢,其中高點出現在第二季度初,成交均價為5.30元/斤,達到近四年的價格高位,主因則是供應緊張導致。
2023年整體呈現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月到4月初,價格呈現整體上行走勢,價格也在3月底4月初達到歷史高點。從養殖角度看,養殖端在資金緊張和補欄成本高位的背景下,整體補欄情緒不足;且受季節性因素影響,養殖成績有明顯下滑,雞肉產量走低。從屠宰產能角度看,年后屠宰端仍有新投產的企業,部分老牌企業則借助春節進行設備改造擴張產能,導致整個屠宰產能出現過剩的局面。從用工角度看,工人的充裕也進一步刺激屠宰端對毛雞的需求,支撐價格高位。
第二階段從4月初到7月底,4月初毛雞價格高位震蕩,雞源不足是價格最大的支撐,但隨著二季度雞源的逐步增量,供應面由利多轉利空,毛雞價格開啟了下行通道。即便有五一假期走貨提振,但經銷端保持謹慎心態,市場上充斥著普遍的看空情緒,工廠庫存攀升后加速了毛雞價格的下滑。
第三個階段則是從7月底到春節前,經銷端在7月底出現兩次備貨抄底的操作,使得本應開學備貨的上漲動能,被提前釋放,價格不斷上探高點;其次毛雞價格受到三伏天內雞源不足的支撐,加上河北等地有自然災害影響了正常的出雞節奏,供應緊張導致毛雞價格出現年內的第二次上漲趨勢。由于提前消耗了開學季前的漲價動能,產品走貨始終低迷為主,進而下壓毛雞價格。在4季度,需求面主導價格波動,伴隨著低價生豬壓制和終端消費的低迷,經銷端持續看空市場,下游產品流通受阻成為整個4季度行情的最大壓制因素。元旦前后,經銷端認同當前是分割品的最低價格點位,半個月內連續出現兩波抄底備貨,在毛雞價格連漲的刺激下,分割品價格直線拉漲。
2024年市場展望
白羽雞苗
展望2024年國內白羽雞苗市場,依據種雞養殖周期推算及雞苗市場變化情況,綜合考慮到2024年在無刻意去產能的情況下,商品苗供應量較為充裕,市場需求預期向好,飼料成本重心也有下降預期,但2024年不確定因素仍舊較多,雞苗市場仍舊面臨一定挑戰及壓力。Mysteel農產品預計,2024年國內商品代雞苗市場均價年度高點或凸顯在下半年。
白羽肉雞
展望2024年國內白羽肉雞市場,依據種雞的在產和存量量變化情況、飼料原料等價格預測、生豬的去產情況,綜合考慮到2024年毛雞供應或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飼料成本重心下降,生豬去產不及預期,養戶補欄或更加謹慎,屠宰端和經銷端的博弈將再度加重。Mysteel農產品預計,2024年國內白羽肉雞市場均價年度高點或出現在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