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又到了年終總結的時刻!在2023年里,畜牧獸醫行業出臺了許多新的政策/法規,協會已分門別類為大家整理好了最全的政策法規合集,從動物疫病防控、水生動物、野生動物、動物診療、屠宰檢疫、獸藥管理、獸醫管理、飼料管理、標準制定9個方面進行整理,快往下看看并轉發/收藏起來吧!
一、動物疫病防控
(一)動物防疫計劃/指南/方案/要點/意見
內容概述:為指導做好動物疫病免疫工作,按照《國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指導意見 (2022一2025 年)》要求,特制定本指南。
內容概述:嚴格落實《國家動物疫病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計劃(2021一2025 年)》(以下簡稱《監測計劃》),結合《全國畜間人獸共患病防治規劃(2022-2030年)》《畜間布魯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動方案2022-2026年)》,持續做好動物疫病監測工作,為科學防控動物疫病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在《監測計劃》的基礎上,結合轄區內動物疫病流行特點和防控實際,組織實施好轄區內動物疫病監測工作。
內容概述:汛期氣溫較高、雨水增多,養殖場高溫高濕環境易導致畜禽抵抗力降低,動物疫病進入易發、多發期。為做好汛期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技術指導意見。
內容概述:秋冬季節交替,日照時間縮短,氣溫逐漸降低,北方晝夜溫差變大,南方潮濕陰冷天氣增多,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更易存活。一旦出現養殖環境調控不當、飼養管理不善和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等情況,豬場疫病發生和傳播風險將大幅增加。養殖場戶應重點做好防控措施。
內容概述: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加強畜禽標識管理,確保追溯體系有效運行,提升動物疫病防控能力。
(二)非洲豬瘟防控
內容概述:冬春交替,氣溫干燥寒冷,消毒措施受影響,病毒容易存活,加之干燥氣候造成灰塵攜帶病原微生物傳播,是非洲豬瘟易發期。春節期間,回鄉人員增多,聚會聚餐活動多,人員流動頻繁,養殖場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易松懈,將加大疫情傳播風險。
內容概述:中小規模豬場由于硬件設施相對薄弱、管理方式不夠科學、技術能力相對有限等問題,非洲豬瘟發生風險大,該指南圍繞升級設施設備、強化管理措施、提升技術能力、做好其他疫病防控等方面指導中小規模豬場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
內容概述:當前,我國非洲豬瘟出現弱毒株感染情況,生豬感染弱毒株后,水平傳播能力強、潛伏期長、帶毒排毒水平低,持續時間長且無規律,臨床呈現隱蔽性強、早期監測難,對母豬群體生產性能影響較大等特點。為指導養殖場及時發現非洲豬瘟病毒弱毒株,提升防控能力,制定本技術指南。
內容概述:持續降雨影響消毒效果,高溫高濕豬只易出現應激,雨水沖刷易導致病毒擴散,雨季是非洲豬瘟高發期。養殖場戶要在落實好常態化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防控手段,確保疫情形勢平穩。
(三)人獸共患病防控
內容概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動物檢疫管理辦法》《布魯氏菌病防治技術規范》《布魯氏菌病診療指南(試行)》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要求,針對當前布魯氏菌病(以下簡稱布病)流行態勢、防控難點和實際需求制定本要點。主要用于指導牛羊(牦牛、駱駝等易感動物)養殖等從業人員、基層動物防疫和疾控人員布病防控工作。
2.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于印發《炭疽防控技術要點(第一版)》的通知
內容概述:汛期是炭疽高發期,雨水沖涮導致疫源地土壤中的炭疽芽抱桿菌暴露地表,汛期家畜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侵襲,炭疽流行和發生風險增大。為切實做好炭疽防控工作,降低疫情傳播風險,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制定本要點。主要用于指導養殖等從業人員、基層動物防疫和疾控人員做好炭疽防控工作。
詳情請見:http://www.xmsyj.moa.gov.cn/zcjd/202308/t20230823_6434849.h
內容概述:2020年以來,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球范圍內引發多輪疫情,累計導致2億多只家禽死亡或被撲殺,我國堅持免疫為主的綜合防控措施,疫情形勢持續平穩。進入秋冬季節,候鳥遷徙頻繁,發生禽流感疫情的風險增加。為進一步做好防控工作,確保疫情平穩,我中心組織起草了《秋冬季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要點》。
內容概述:當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球范圍內流行,形勢復雜。落實好水禽禽流感的防控措施,可大幅降低高致病性禽流感隨候鳥傳入我國的風險。為做好防控工作,我中心會同全國動物防疫專家委員會禽病組起草了《冬春季節水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要點》,供各地指導養殖場戶做好禽流感防控措施的參考。
二、水生動物
內容概述:為提升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和生物安全水平,保障水產品安全有效供給,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獸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農業農村部制定了《2023年國家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控計劃》《2023年國家水生動物疫病監測計劃》。
2.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關于印發《2023年國家水生動物疫病監測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
內容概述:包括蝦類:白班綜合癥、蝦肝腸胞蟲病、十足目虹彩病毒病、傳染性皮下和造血組織壞死病、急性肝胰腺壞死病、傳染性肌壞死病監測技術規范;魚類:鯉春病毒血癥、錦鯉皰疹病毒、鯉浮腫病、草魚出血病、鯽造血器官壞死病、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傳染性胰臟壞死病、羅非魚湖病毒、病毒性神經壞死病監測技術規范。
詳情請見:http://www.nftec.agri.cn/tzgg/202303/t20230331_7968768.htm
3.農業農村部發布實施《無規定水生動物疫病苗種場評估管理辦法》
內容概述:管理辦法對無規定水生動物疫病苗種場的申請、確認、評估、公布、監督等各個環節均作出了詳細規定。此外,管理辦法還發布了《無規定水生動物疫病苗種場建設技術規范(試行)》,從基本條件、設施設備、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無規定水生動物疫病苗種場建設要求。
詳情請見:http://www.moa.gov.cn/govpublic/YYJ/202308/t20230821_6434736.htm
三、野生動物
內容概述:為了保護野生動物,拯救珍貴、瀕臨野生動物,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制定本法。
內容概括:《辦法》共12條,主要規定了以下內容。一是明確檢疫程序,對野生動物檢疫申報、受理、實施、結果處理、補檢等環節的程序作出總體規定。二是細化工作要求,在明確檢疫范圍基礎上,規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相關制度、完善技術支撐體系、加強部門間協作配合。三是落實防疫責任,要求相關單位的獸醫人員應當協助官方獸醫實施檢疫,開展野生動物隔離觀察、健康狀況記錄、臨床檢查等工作。
內容概括:為貫徹落實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規定,推進水域生態文明建設,強化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規范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活動,嚴懲破壞水生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按照《“中國漁政亮劍2023”系列專項執法行動方案》部署安排,農業農村部決定自2023年5月1日至10月31日開展嚴厲打擊破壞水生野生動物資源行為專項執法行動。
四、動物診療
內容概述:為加強動物診療活動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執業獸醫和鄉村獸醫管理辦法》,農業農村部制定了《動物診療病歷管理規范》,并對2016年出臺的《獸醫處方格式及應用規范》進行了修訂,現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執行。農業部2016年10月8日公布的《獸醫處方格式及應用規范》同時廢止。
五、屠宰檢疫
內容概述:為規范生豬屠宰肉品品質檢驗,保障生豬產品質量安全,根據《生豬屠宰管理條例》規定,農業農村部組織制定了《生豬屠宰肉品品質檢驗規程(試行)》,內容包括適用范圍、引用標準、術語和定義、肉品品質檢驗內容、檢驗崗位設置及職責、宰前檢驗及處理、宰后檢驗及處理、證章標志、檢驗結果記錄等九項內容。
內容概述:《規程》規定了生豬屠宰過程中肉品品質檢驗的內容、程序方法及處理,不涉及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等動物疫病的檢疫及處理。生豬屠宰檢疫按照《生豬屠字檢疫規程》的規定執行。
內容概述:為進一步規范動物檢疫工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動物檢疫管理辦法》規定,農業農村部修訂了《生豬產地檢疫規程》等19個檢疫規程,制定了《馬屬動物屠宰檢疫規程》《鹿屠宰檢疫規程》《動物和動物產品補檢規程》。
內容概述:《方案》從加強法規制度建設、強化監督管理、壓實主體責任和加強支撐保障等4個方面,部署了健全完善法規標準體系、科學規劃行業發展、嚴格企業設立管理、加強過程監管、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強化責任落實、強化能力建設,推進示范創建、推動智慧監管、加強政策支持等10項重點任務。
內容概述:根據《生豬屠宰管理條例》有關規定,農業農村部組織制定了《生豬屠宰質量管理規范》。現予發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六、獸藥管理
1.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建立獸藥行政許可聯絡員制度的通知
內容概述:為進一步優化獸藥行政許可服務,加強獸藥行政許可申報前的咨詢服務、申請中的技術交流、許可文件送達和意見建議征詢,不斷提高獸藥行政許可事項辦理效率,農業農村部決定建立獸藥行政許可聯絡員制度。
內容概述:為規范獸藥質量監督抽查檢驗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獸藥管理條例》,制定本辦法。
內容概述:為做好獸藥質量監管、畜禽及畜禽產品獸藥殘留監控和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工作,維護養殖業生產安全、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物安全,農業農村部組織制定了《2023年獸藥質量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計劃》《2023年畜禽及畜禽產品獸藥殘留監控計劃》《2023年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計劃》。
內容概述:為推動解決當前我國寵物用藥短缺難題,滿足寵物臨床實際用藥需求,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期間,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中心)開展了“寵物用藥需求與解決思路研究”專題調研,并列入農業農村部系統調研課題和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主題教育整改整治問題清單,經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批準(農牧便函〔2023〕638號),組織行業內寵物一線臨床專家和寵物權威專家,根據寵物臨床實際用藥需求及寵物臨床人用藥品使用情況,遴選形成了《寵物臨床急需使用的人用藥品目錄(61種)》(詳見附件),供寵物用藥研發企業參考。
七、獸醫管理
內容概述: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的意見》(國辦發〔2022〕3號),推進各地區各部門政務服務平臺電子證照跨地區、跨部門共享,2022年底,農業農村部組織山東、河南、貴州等地順利完成了執業獸醫資格證書電子證照應用試點。現決定自2023年5月15日起,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執業獸醫資格證書電子證照。
八、飼料管理
內容概述:為落實飼料質量安全監管要求,規范飼料生產、經營和使用行為,分析評估各環節存在的潛在風險因素,提升飼料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嚴厲打擊養殖環節使用“瘦肉精”等違法違規行為,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2.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植物提取物類飼料添加劑申報指南》的通知
內容概述:本指南規定了植物提取物類飼料添加劑申報的基本原則、術語和定義、分類和材料要求等。本指南適用于申請新飼料添加劑證書以及飼料添加劑擴大適用范圍、含量規格低于飼料添加劑安全使用規范等規范性文件要求(由飼料添加劑與載體或者稀釋劑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除外)生產工藝發生重大變化、納入《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等事項。申請進口含有我國尚未批準使用的植物提取物類飼料添加劑產品參照本指南執行。
詳情請見:http://www.moa.gov.cn/govpublic/xmsyj/202302/t20230208_6420156.htm
3.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飼用豆粕減量替代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
內容概述: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糧食安全,要在增產和減損兩端同時發力,持續深化食物節約各項行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關于深入實施飼用豆粕減量替代行動要求,持續推進飼用豆粕減量替代,制定本方案。
詳情請見:http://www.moa.gov.cn/govpublic/xmsyj/202304/t20230414_6425299.htm
4.農業農村部發布《飼料中風險物質的目標物篩查與確認 液相色譜–高分辨質譜法》檢測方法
內容概述:根據《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規定,農業農村部組織制定了《飼料中風險物質的目標物篩查與確認 液相色譜–高分辨質譜法》檢測方法。
詳情請見:http://www.moa.gov.cn/govpublic/xmsyj/202306/t20230614_6430183.htm
九、標準制定
1.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業農村部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管理辦法》的通知
內容概述:為加強農業農村部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標委會”)管理,科學公正開展農業農村領域標準化工作,提高標準制定質量和實施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詳情請見:http://www.moa.gov.cn/govpublic/ncpzlaq/202303/t20230323_64237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