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飼養,羊羔成活率高,工作效率也高。我們養殖小區年存欄量5000多只,年出售種羊6000多只,一年銷售利潤達到350萬元。”中信牧業負責人李忠仁說。

近年來,民勤縣立足肉羊產業優勢,全力破解養殖布局分散、產業鏈條斷層等問題,推進肉羊產業高質量發展。
擴群增效 打造致富路上“領頭羊”
民勤縣養羊歷史悠久。作為全國茴香重點產區的東湖鎮,積極引導農戶提高茴香秸稈加工利用率,鼓勵農民借此改良肉羊品種、提高飼養管理水平、擴大肉羊養殖規模。
“茴香渾身是寶,茴香籽賣錢,秸稈粉碎喂羊,吃了茴香粉的肉羊味道特別好!”太陽剛探出頭,東湖鎮西辰村養殖小區養殖戶陳新泰從精草料房里取來一筐茴香秸稈粉,加入玉米,加水攪拌后開始給羊喂食。
東湖鎮西辰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彭沛榮說:“目前,全村戶戶種茴香,家家養肉羊。120多戶群眾,人均茴香種植面積占到每年種植面積的60%以上,全村每年羊只存欄在3000多只。‘以種促養、以養帶種、循環發展’促進了農業提質增效,使群眾致富的底氣更足、后勁更大。”
“‘茴香羊’品牌效益日益凸顯,羊肉價格每公斤高于縣內其他區域4-6元以上。全鎮‘茴香羊’存欄量預計將達到18萬只,年出欄量將達到20萬只以上。”東湖鎮鎮長張兆鋒對全鎮繼續發展茴香肉羊產業信心十足。
保種選育 培育致富“喜羊羊”
“前伸抓種源、后延補鏈條、中間創品牌”。民勤縣純種湖羊種羊場是全縣肉羊產業發展的“芯片工程”和龍頭企業,這里通過提純復壯、選育選留,向縣內種羊擴繁場、養羊專業村、羔羊繁育戶提供優質純種湖羊。羊場場長邱賓玉說,羊場實現了自動飲水、自動喂料、自動清糞,以及自動調控環境溫度、濕度。
羊舍前半部分是羊的生活區,羊兒們在這里“吃喝拉撒”,塑鋼做的漏縫板能有效過濾山羊的排泄物,讓羊舍保持整潔。后面是羊的活動區,羊兒們可以盡情地撒歡嬉戲,保持足夠的運動量。
該羊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物聯網技術,他們已經實現了對羊舍內溫度、濕度、氨氣等數據全方位監視和自動化調控,加上電子檔案記錄每只羊的生長情況,追蹤其遺傳譜系,極大提高了種羊場的現代化、設施化、信息化水平。
“2023年我們已為養殖戶供羊500多只,對接養殖專業合作社12個,供羊一萬多只。”民勤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英多說。
品牌構建 助力產業走上“羊”關大道
民勤縣跳出“養羊抓養羊”的固有思路,以“民勤羊肉”品牌帶動當地全產業鏈融合發展。
民勤同澤農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肉羊繁育、屠宰、精細化法式分割、羊副產品深加工、冷鏈物流配送、產品銷售為一體的肉羊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研發了西式分割、中式分割、帶骨涮和燒烤四大系列近百個羊肉產品,主要銷往京津冀、珠三角和長三角。分割產品主要針對商超和餐飲連鎖做定制化服務,給當地養殖戶解決了出羊難問題,同時也實現了羊的附加價值提升。
記者了解到,民勤縣已建立健全民勤肉羊生產、加工、倉儲、冷鏈物流和產品營銷等系列標準,深入挖掘“民勤羊肉”品牌價值,以商標品牌帶動更多就業、對接更大市場,推動區域經濟在“羊”光大道上一路暢行。
2023年,民勤縣肉羊飼養總量達420萬只,肉羊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產業鏈總產值達45.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