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甘肅省酒泉市各級畜牧獸醫部門堅持把深入實施“糧改飼”項目作為調整產業結構、增加群眾收入、提升畜牧養殖效益的重要途徑,大力推動秸稈資源化循環利用,綠色畜牧循環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積極引導擴大苜蓿、全株青貯玉米生產。以保障牛羊等草食家畜飼草供給為目標,加大宣傳力度,大力發展以飼用玉米、紫花苜蓿等為主的優質高產牧草,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進程加快,飼草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飼草種植面積較上年穩中有升,飼用玉米種植面積達到23萬畝,較上年度增加15%,苜蓿種植面積60萬畝,與去年持平。新建成1000畝以上苜蓿種植片區5個。
二是緊盯項目抓落實。2023年甘肅省酒泉市糧改飼項目下達糧改飼項目資金共計860萬元,其中中央資金671萬元,省級財政資金189萬元。計劃收儲飼草面積12.6萬畝,收儲量28萬噸。市縣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細化工作方案,明確工作時限,靠實工作責任,從抓地塊落實、實施主體確定入手,合力推進糧改飼項目建設和秸稈青貯各項工作,確定扶持飼草加工企業、收儲企業、養殖場戶和合作社等301家,截至10月底全面完成收儲任務。
三是提高全株玉米青貯品質。甘肅省酒泉市市縣兩級采取舉辦培訓班、蹲點包片、進村入戶等方式,從種、收、貯、用等各環節對糧改飼工作進行技術指導。針對往年玉米籽粒破碎不充分、原料切制不細、發酵不充分等問題,開展專題培訓,解決技術難題,推廣使用青貯添加劑,抑制雜菌發酵,提升全株玉米和苜蓿青貯品質。邀請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與獸藥研究所、甘肅農業大學、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的有關專家教授開展了全市種養殖大戶飼用玉米栽培、全株玉米青貯、肉牛飼喂青貯玉米等種養殖技術培訓,培訓各級專業技術人員、種養殖大戶人員100人次。市縣區結也合工作實際舉辦了不同層次的技術培訓班,培訓種植大戶、飼草收儲企業(合作社)和縣鄉村專業人員等共計3500多人次,有效提高了專業技術人員和種養殖大戶的科技素質和實際操作技能。
四是創新模式抓任務落實。肅州區、玉門市、金塔縣等縣(市、區)選擇種養殖結合、苜蓿種植大戶等基礎條件好、有一定文化水平、接受新技術快的作為示范點,建立全株玉米青貯和苜蓿青貯示范點15個,其中萬噸以上的3個,千噸以上的13個。積極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模式,充分發揮現有種植、養殖、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作用,開展聯合收割、青貯加工業務,建立農戶、合作社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進一步完善了利益聯結機制,收貯主體自種和訂單收購的收貯量占比達到了63%。肅州區、金塔縣積極培育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提升農機服務水平,大力推廣青貯玉米種植,以養定種,讓種植業和養殖業有機互動,種養結合實現良性循環,走出一條綠色循環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