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原股份近期在調研活動中透露,2023年1-11月,公司屠宰生豬1170.9萬頭,同比增長82.5%,預計全年屠宰1300萬頭左右。今年以來,屠宰肉食板塊持續開拓市場和渠道,產能利用率相比去年明顯提升。近幾個月,月均屠宰量均超過100萬頭,月度產能利用率在50%左右。
目前牧原股份的肉食板塊事業部總裁是實控人秦英林之子秦牧原,也是牧原股份“90”后二代高管核心之一,近三年牧原屠宰板塊發展迅速,實際上自去年起牧原股份屠宰設計投產產能就達到2900萬頭/年,已超越此前肉王雙匯發展2500萬頭年產能。
實際屠宰量方面,雙匯發展并未公開透露今年屠宰量。據21世紀經濟報道、牧食記等報道,2023年上半年,雙匯發展公司屠宰量達到716萬頭,頭均利潤達到60多元,第三季度的屠宰量同比增長了34%至289萬頭。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雙匯發展,相關人士表示:“1-11月屠宰數據未公布,一般四季度是鮮肉和肉食品旺銷季節。”
根據上述報道數據測算,雙匯發展前三季度屠宰量或已超過1000萬頭,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袁春蘭表示,從目前公布相關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牧原股份和雙匯發展屠宰量相差不大。
屠宰利潤方面,雙匯發展依賴下游肉制品加工及多年渠道建設則略勝一籌,今年1-9月實現頭均盈利63元,同比增長19%,主要得益于成本的管控、結構調整和購銷價格的有效把控。牧原股份屠宰肉食板塊暫未實現盈利,1-9月份頭均虧損在67元左右,去年全年頭均虧損在129元左右,頭均虧損降低。
牧原股份表示,下一步屠宰肉食板塊將繼續提升已投產屠宰廠的運營效率,提高產能利用率。從市場開拓、渠道建設、客戶需求開發等方面發力,進一步增強屠宰肉食業務綜合運營能力和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屠宰業務效益較低,行業平均產能利用率不足,產業競爭早已一片“紅海”。袁春蘭進一步表示,進入12月份氣溫開始下降,季節性需求旺季到來,腌臘、灌腸活動陸續開啟,隨著南方氣溫下降到適合溫度,本周南方腌臘進入高峰期,疊加北方冬至前備貨,白條走貨良好,開工率提升明顯。但截至12月21日,國內重點屠宰企業開工率36.33%,本周屠宰白條毛利潤虧損15.03元/頭。
雙匯發展的利潤優勢以及牧原股份的開工率優勢遠超行業平均值。業內人士表示,牧原股份實際屠宰量超過雙匯發展僅僅是時間問題,當然這兩家公司發展重心和策略也不一樣,雙匯發展主要是為了下游肉制品深加工,屠宰業務更多屬于中間環節,牧原上游養殖,擴大屠宰產業鏈有利于實現降本增效,目前促銷獲取渠道,屠宰環節戰略性虧損。